家電企業謀劃新跨越 沖刺產業高端
2006年,技術進步、技術創新成為家電產業和企業關注的熱門話題。從打價格戰到走向自主創新、技術進步,家電企業一直在積極打造核心競爭力。
創新帶來差異化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秘書長陳鋼認為,自主創新將使家電產業實現三個過渡。“首先,我們要從一個家電大國向家電強國過渡。在國際市場上,中國制造的家電產品幾乎都達到產量之最,但我們仍然不是家電強國,就是因為我們的品牌在國際上沒有影響力。其次,我們將從產業低端向產業高端過渡,通過技術創新提高產業的整體技術水平。第三,家電產業將從現在的跟隨型成為追趕型,今后甚至可能成為領跑型,這就需要企業在技術進步、技術創新、標準的制定等軟實力方面取得突破,同時企業還要在制度、管理、營銷、人才等硬實力方面下功夫,苦練內功,提升自身實力”。
“產品有了創新,才能提升自身價值,才能帶來產品差異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專家陸刃波分析,當前消費者選擇家電產品,價格已不再是惟一的因素,品牌、品質、服務才是企業生存的根本。“海爾集團近年來在自主創新和參與行業標準的制定方面投入很多,海爾冰箱在市場上已經涵蓋品牌價值、品質價值和服務價值”。
“最近美國先進制式委員會(ATSC)對中國彩電步步緊逼,有媒體爆出專利費的收取額已達23美元,中國彩電企業僅在美國市場就需交納4億美元的專利費。國內家電制造業一半以上的產量要依靠出口消化,空調等產品的出口量已經超過了國內的銷量,但由于自主創新的產品太少,出現了從當年的DVD到現在的彩電都被收專利費的情況,甚至無法保證今后冰箱、洗衣機等產品不會重演這樣的遭遇”。
創新已經形成基礎
在國內所有的產業中,家電產業可以說是成熟度較高的,擁有20年的發展經驗以及優勝劣汰積累下的成熟市場。杭州松下家用電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柳建國表示,目前,家電企業在技術創新、制造能力和營銷能力上已經達到相當高的程度,形成自主創新的基礎。
2006年以來,各級政府都加大了對產業科技投入的引導和鼓勵,重視科技產業政策的落實。企業更加關注科技進步與創新帶來的效益。隨著節能、環保、智能和安全成為家電發展的主題,全球化競爭的加劇和高新技術產品的高盈利性迫使家電業加大技術研發投入,自主創新逐步成為家電業發展的戰略支撐點。
企業界人士認為,當前國內驅動和促使家電企業進行自主創新的力量來自兩方面。一是消費者的需要。技術可分為尖端技術與實用技術,尖端技術需要高投入才能實現,企業要考慮現階段是否實用,是否能夠為消費者帶來利益。也許幾年后,這些技術經過不斷開發成本降低,消費者才能逐步接受。實用技術則只需較少的投入就能為消費者帶來利益。中國人口眾多,擁有3.4億家庭的家電市場龐大,創新技術是否與現階段家庭的實際需求相匹配非常重要。
二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企業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包括在制造方面要控制能源消耗、產品污染,從而降低消費成本;同時要積極參加產品質量認證和節能認證,及時推出符合環保節能要求的產品。
創新要體現實用性
柳建國認為:“家電企業的自主創新應該為消費者帶來價值,不能為了創新而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市場價值,也才是具有意義的創新。”
消費者確實需要新產品、新技術、新功能,但這種創新一定要實實在在從消費者需求出發,面向廣大消費者生產,讓消費者使用起來方便、放心,而不是一味標新立異、脫離消費者,制造不切實際、只有噱頭沒有實用性的產品。
另外,“家電企業的自主創新必須帶來相應的整合。大部分企業已經積累了很多單項的技術創新,而把單項的技術創新整合到完整的產品中需要創新的整合能力。一個產品是否能夠成功地推向市場,就取決于這種整合能力”。
對此,海爾集團首席代表陳唯加表示:“沒有企業的自主創新,就沒有家電市場上豐富多彩的產品。”從海爾20年的發展歷史看,海爾已從當年的單一產品發展到如今的1.5萬種產品,充分體現了創新與速度的關系。“在當前全球一體化的競爭環境下,跨國企業不斷推出創新產品加快進入市場的步伐,國內企業只有通過自主創新,才能保證技術更新的速度。如果僅僅是跟在別人后面,消費者是不會選擇他們的產品的”。
業界人士一致表示,中國的家電企業要成長為世界級的品牌必須靠自主創新。只有大力推行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企業才能不斷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才能不斷推出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新產品和新服務,才能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場形象。專家斷言,中國家電業只有經過自主創新的探索實踐,才能最終掌握產業騰飛的制勝武器。鏈接2006年家電科技創新獎揭曉日前,由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主辦的“2007年度中國家用電子